近年來我國玉米加工工業發展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當前玉米加工按用途可分為食品加工、飼料加工和工業加工三個方面。其中食品加工、飼料加工主要是通過物理方法對玉米外形進行改變;工業加工則是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對玉米進行加工。工業加工又分為初加工和深加工,初加工是通過浸泡、破碎和分離等物理方法將玉米中所含主要成分進行分解;深加工則是通過現代生物技術和化學方法對初加工產品淀粉等進行繼續加工,產品主要有變性淀粉、淀粉糖、酒精、氨基酸、多元醇等。
隨著玉米加工工業的發展,玉米加工企業規模不斷提高,一批年加工玉米30萬噸以上的大型現代企業正在崛起,有的已經進入了世界同行業的前列。企業布局進一步向產區靠攏,東北三省、內蒙古、山東、河北、河南、安徽八省區占了全國玉米工業加工量的83%。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由傳統的初加工產品向深加工產品擴展,淀粉糖、酶制劑、氨基酸、化工醇等產品的比重日益增加,檸檬酸、賴氨酸、味精產量躍居世界第一,成為重要的出口創匯商品。玉米加工技術不斷進步,由傳統技術向現代生物技術轉變,能耗降低、原料利用率增加,行業整體水平有了明顯提升。
但在發展中也存在著一些明顯問題。
一是產能擴張過快,缺少總體規劃。近幾年來,受前期玉米工業加工效益較好的影響,一些地區和企業盲目發展玉米加工項目,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嚴重。
二是規模化企業比例低,技術設備相對落后。目前全國560個玉米工業加工企業中,年消耗玉米30萬噸以上的企業不足150個,中小型加工企業仍占據主要地位。大多數中小企業技術設備和生產工藝陳舊,能源消耗大,生產成本高,向深加工領域拓展能力不足。
三是產品層次低,綜合利用差。目前我國玉米工業加工的產品只有200多種,而美國已有3500多種,并且我國玉米工業加工的初級產品多,精深產品少。許多企業對副產品綜合加工利用不夠,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原料利用率已達到99%,而我國還不到95%。一些企業對生產中的廢水廢渣凈化和循環利用也不夠,造成了一定的環境污染。
四是科技投入少,自主研發能力不強。形不成自主知識產權,缺少發展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