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來自:
安徽捷迅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捷迅光電,色選機,大米色選機,光電色選機,CCD色選機,豆類色選機,雜糧色選機,茶葉色選機,葡萄干色選機,塑料色選機,脫水蔬菜色選機
發表時間:2010-8-7 點擊次數:726 字號:
------------------------------------------------------------ 正文內容開始 ------------------------------------------------------------
一、消費總量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稻谷消費國,全國60%以上的人口以大米為主食。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米國內消費量經歷了3個快速增長階段:1980-1984 年,由9739萬噸(噸)增至12478萬噸;1988-1990年,由11837萬噸增加到13253萬噸;1994-1997年,由12223萬噸增至13990萬噸。1997年后,我國大米消費量略呈下降趨勢,2005年消費量為13520萬噸(折合稻谷18374萬噸),2006年消費量為 12600萬噸(折合稻谷1.8億噸)。總的來說,我國大米消費趨勢是穩中略降,年消費量在1.3-1.4億噸之間(折稻谷1.85-1.96億噸)波動,一般波幅不會超過1%。
二、消費構成
我國60%的人口以大米為主食,2005年以來稻谷國內消費量接近1.8億噸,呈平穩略減趨勢。稻谷消費主要有食用、飼料、工業、種用、損耗和出口,其中食用消費占約82%。
1、早秈稻的消費結構
早秈稻的用途較為廣泛,包括口糧、飼料用糧、工業用糧(米粉、米線、啤酒、味精、制藥等)、飼料用糧和種子用糧等。由于早秈稻的優質率不斷提高,口感有所改進,生長期間病蟲害、農藥使用量都較中晚秈稻少得多,加上又比較"出飯",近年來早秈稻的消費仍以口糧為主。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測算,2007年早秈稻口糧、飼料用糧、工業用糧、種子用糧的比例約67:24:7:2。從發展趨勢上看,早秈稻口糧消費逐步減少,飼料用糧和工業用糧較快增長。
盡管早秈稻口糧消費比例較高,但只占稻谷口糧消費量的15%、占國內糧食口糧消費量的8%,早秈稻總消費量占稻谷消費量的18%、占國內糧食消費量的 6%,因此早秈稻在糧食作物中是一個較小的品種。但是,早秈稻在飼料用糧、特別是工業用糧方面在稻谷中具有行業代表性,其食用、飼料、工業消費分別占稻谷相應消費的15%、55%和92%。
目前,用早秈稻做原料的飼料加工企業非常少,早秈稻飼料用糧絕大多數為農民自留喂養家畜家禽。
與飼料用糧不同,工業用稻集中在早秈稻,一般把經過一定加工轉化過程進行深加工的早秈稻稱之為工業用糧,主要包括食品及副食釀造加工用糧(米粉、味精)和釀酒、制藥及其他產品的深加工等。受早秈稻特性、成本及加工技術影響,目前工業用早秈稻加工量總體上逐步增長,但有些加工品種如味精等已被其他原料所取代。具體地說:
①、米粉
是目前早秈稻加工后的主要下游產品,發展前景廣闊。米粉,又叫米線、河粉,是以早秈米為原料,經過浸泡、粉碎或磨漿、糊化、擠絲(或切條)等一系列工序制成的細條狀或扁寬狀的米制品,一般有濕米粉、保鮮米粉、方便米粉(米粉干)之分。作為南方特色食品之一的大眾化消費產品,在南方的廣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稱為米粉;在云南、貴州四川等地稱為米線;在江西有些地方又稱為米纜;在廣東一帶叫做河粉。全國比較知名的是湖南常德米粉、廣西桂林米粉、廣東沙河粉、云南過橋米線、貴州腸旺粉。米粉干行業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很大的產業規模,行業年產值超過20億元。主要集中在以"兩湖"、"兩廣"為代表的中南地區以及云南、貴州為代表的西南地區,銷售額占全國份額比較大。生產則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湖南、湖北現在實際上還沒有干方便米粉生產線在生產。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市場方便米粉與方便面的市場份額比例為1∶99,但就國內消費現狀而言,食米與食面的消費群體各占一半。方便米粉是一種集營養、衛生、方便、保健、耐儲存、價格低廉于一體的理想方便食品,并且具有方便面無法比擬的"飽肚不長肚"的優勢,符合人們特別是中青年女性對美容、健康的追求,加上很多人吃膩了方便面,需要一種新產品替代它,方便米粉口感滑爽,因而其市場需求量呈逐年加快上升趨勢。專家估計,三五年內,方便米粉至少能獲得1/3方便食品的市場份額。方便米粉今后五年將進入一個快速成長階段,市場銷售收入將達到100億元以上。
②、啤酒
是僅次于米粉的以早秈稻為原料的加工產品。早秈大米是啤酒生產中的輔助原料,傳統工藝釀制啤酒主料是麥芽,其用量約占70%,輔料為大米,用量占30%。輔料主要為啤酒發酵提供廉價的浸出物,使啤酒獲得較好的物理穩定性和透明度,使啤酒具有天然的芳香,并提高啤酒的生產能力和降低生產成本。
2007年,我國啤酒產量將突破4000萬噸,需用大麥約400萬噸,大米輔料約400萬噸,合早秈稻米約600萬噸(1噸普通啤酒需消耗 200公斤 大麥和大米,兩者各占一半)。啤酒企業一般制定了嚴格的原料驗收標準,除了規定必須對原輔材料的常規指標進行檢測外,還將重金屬、農藥殘留量等指標納入檢驗范圍,以確保原輔材料符合綠色食品的質量要求。
③、高麥芽糖漿
并進一步生產糖果和食品,是早秈稻極具發展潛力的一個消費發展方向。高麥芽糖漿(又稱為白飴糖)是一種麥芽糖含量高、雜質少、熬溫高的新型淀粉糖,早秈稻米做原料最好。由于高麥芽糖漿具有溫和適中的甜度、良好的抗結晶性、抗氧化性、適中的粘度、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冰點低等特性,故在飲料、糖果、罐頭、面包、糕點、果醬、乳制品、醫藥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可明顯改善品質、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延長保存期、調整成品口味,是蔗糖、甜菜等糖源的最佳替代品,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2、中晚秈稻消費
中、晚秈稻由于生長期較長,品質較好(特別是晚秈稻),主要用作口糧,中央和地方儲備糧公司按最低收購價收購的中晚稻主要用于充實中央和地方儲備,其他用途較少。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稻谷不同的消費形式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趨勢:
①、大米的人均口糧消費呈下降趨勢,但消費總量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長而呈剛性,二者相抵,基本穩定。
②、工業用稻米消費有較大的潛力,但其用途目前還比較單一,而且作為釀酒的主要原料,其發展受到較大限制,基本保持平穩增長。
③、飼料消費略有下降。飼料用稻主要集中在早、中稻,但近兩年來由于秈稻價格上漲和政策托底,致使農民和飼料企業減少了早秈稻飼料用量,消費量難有大的增加。但稻米用作飼料,最具發展潛力。原因是玉米價格上漲,大量陳化稻處理,一些飼料企業用價格較低的早秈稻替代玉米做原料。預計稻米飼料消費年均增長在10%以上,飼料消費約占總消費量的6%左右。
④、種子用量變化不大,損耗呈逐年減少趨勢。種子和損耗數量占的比重較小,但剛性較強,今后隨著技術進步將呈緩慢減少態勢。
3、粳稻消費
粳稻有口糧、種子和損耗三項消費,沒有飼料和工業消費。近年來我國粳稻需求量逐年增長,尤其是東北大米,以其色澤晶瑩、口感好、飯味香受到青睞,現在不僅東北、華北、京津滬、江浙大部分地區消費者愿意吃東北大米,就連廣東、福建、云南、陜西、新疆等地的大中城市也出現了這種趨向。
三、消費特征
1、我國稻米消費保持基本穩定
一般認為我國稻谷消費平均在1.8-1.9億噸之間,近幾年也出現一些明顯變化:第一,人均口糧消費量減少。第二,大米口糧消費趨向高檔,包括農村居民也是如此。第三,農村 "三留糧"大幅減少,飼料、種子糧幾乎不留。由于外出人員增加多、人均消費減少,口糧留量有所下降,因此商品率增加。但由于我國食用大米的人口有所增加,以及用于飼料消費及工業消費的數量增加,總的消費量保持緩慢增長的趨勢。
2、稻米消費占糧食消費的比重大
目前,我國每年消費稻谷約1.9-1.93億噸,占糧食消費量的35%左右,人均占用稻谷 151公斤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雖然人均口糧消費逐漸減少,尤其在城鎮和經濟發達的農村,但因我國人口的剛性增加和飼料用量的增加,今后若干年內我國稻米消費將呈現微幅增長、年際間小幅波動的趨勢。
3、口糧消費范圍廣、比重大
西方國家以小麥消費為主,稻米只作為替代品和補充品。而我國不同,稻米是城鄉居民最主要的口糧。稻米消費中口糧占87%,人均每年食用稻米 9l 公斤,除西北、華北大部分地區外,稻米是我國60%人口的主食,約占城鄉居民口糧消費的65%。
4、南方消費比重大
從地區分布看,南方水稻主產區13個省份的稻米銷費量,占消費總量的90%左右。目前南方稻區人均年消費稻米 160公斤 左右,而北方稻區為 18公斤 左右。居民食用稻米占糧食比重最高的是湖南省,約占93%。
5、農村消費比重大
目前,在全國稻米消費總量中,農村居民消費約占80%,城市居民約占20%;農村居民人均年消費稻米在 93公斤 左右,城鎮居民為 52公斤 左右。尤其在南方稻區,農村居民每年人均消費稻米高達 185公斤 ,城市居民在 87公斤 左右。
6、不同品種消費區域差別大
秈稻主產區為秈米的主要消費區,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稻米消費多以秈米為主,長江流域以北地區稻米消費多以粳米為主,東北、華北、西北是粳米消費的主要地區,而南方省份中江蘇、浙江、湖北和四川是粳米產量和消費量都較高的地區,上海也是南方粳米的主要消費地。
7、不同類型的稻米品種、品質、食用口味方面相差比較大
稻米品質相差比較大,秈稻與粳稻,早稻與中稻、晚稻,普通稻與優質稻各不相同;從食用口味而言,稻米則有秈、粳、糯,軟、硬、香之差別。
8、秈稻在不同省份供需狀況不同
秈稻的主產省不僅本身就是銷區,也是主要的外調省份。而廣東、浙江、福建、上海、江蘇等沿海省市由于產不足需,需要大量調進秈稻米(也有部分粳稻米),由此形成了我國秈稻米的大量跨區域流通,江西、兩湖、安徽秈稻主產區與長三角及珠三角形成了相對穩定的購銷關系。
四、消費的近期變化
1、北方消費增長快
目前,我國北方稻米消費增長比南方快,稻米消費區域逐漸由南向北擴展。一些地方居民過去只吃面食,如今也增加了稻米的消費。
2、農村居民在外消費增長快
1995年至目前,農村居民在外人均消費稻米從 1.1公斤 增加到 7.7公斤 以上,占口糧比重由12%增加到82%以上;城鎮居民在外人均消費稻米從 5.4公斤 增加到 7公斤 以上,比重從83%增加到135%以上。
3、粳米及特種米消費增長快
上世紀90年代開始,優質稻米消費逐步替代一般品質和劣質的稻米消費。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城鄉居民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上海、江蘇和浙江居民的稻米消費,出現由秈米向粳米轉變的趨勢,廣東、廣西等地的粳米消費也不斷擴大。有關研究表明,農民收入每增加10%,粳米需求量就增加1.38%,糯米、黑米、紫米及特種稻米等增加1.02%,雜交米增加0.99%,而秈米則下降1.16%。
4、低收人人群消費增長快
據有關資料統計,稻米需求的收入彈性隨居民收入的提高而下降。高收入人群,稻米消費量在減少,而低收入人群,稻米消費量卻不斷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年來早秈稻品種有很大改善,品質不斷提高,加工技術不斷改進,使得早秈稻需求發生明顯變化,早秈稻需求悄然升溫:
①、多樣化和專用性
②、早秈稻米消費市場大,消費需求較強
口糧比較穩定,學生、民工、低收入的城鎮居民、打工者以及快餐行業等消費群體
各級儲備糧需求
生產配米
出口用糧
③、早秈稻消費出現新的增長點
食品工業等轉化用糧成為新的增長點
蒸谷米、發芽糙米等成為早秈稻的新出路
④、常規早秈稻受青睞,消費需求強于供給
具體:
①、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消費習慣的逐步改變,近年來普通早稻米在口糧消費中的比重不斷下降,優質早秈米外觀、口感有所提高,直接作為口糧的份量明顯增加,與中晚秈稻的替代性很強。如江西南昌地區優質稻播面和產量約占40%,其中"禾盛10號"這一品種,外觀、口觀、品質均可與晚稻媲美,且施藥少,農藥殘留低,深受消費者喜愛。"禾盛10號"稻谷市場收購價最高達90元/百斤,占南昌市早稻總產量的25%。
②、食品工業等轉化用糧和飼料用糧保持快速增長。由于早秈稻所含淀粉特性,其食品及工業用途越來越廣,需求年年增加。用早秈米釀制啤酒、黃酒,制作味精和粉干,是目前轉化早秈米的有效途徑。國家對釀酒降低增殖稅征收,促使早秈稻米釀造轉化加快,米粉米線、味精等用糧也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特別是粉干制作,由于其他品種的稻米粘性太強不能制作粉干,只有早秈米的特性非常適合制作粉干,具有不可替代性。而粉干在我國的需求非常大,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尤其是下半年的銷量更大。可以說早秈米的需求依然較強,這也是許多米廠加工早秈米的主要銷路之一。同時,早秈稻作為飼料糧的比例增加。玉米價格居高不下,導致農民飼料用糧主要是普通稻谷,飼喂用量有所增加。由于早稻加工出來的細糠價格相對較高,而且便于保管,受到部分飼料企業青睞,從而也使得加工企業對早稻貨源的需求增大。
③、常規早秈稻受青睞,消費需求強于供給。近年來由于優質早稻播種面積增加,有相當一部分早秈稻轉入口糧市場,造成工業、飼料用常規早秈稻供給量減少,供求趨緊,價格走強的可能性極大。
④、隨著加工技術的不斷改進,蒸谷米成為早秈稻的新出路。2004年,中糧集團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組建中糧(江西)米業有限公司生產蒸谷米,以此應對南方早秈米在國內大米市場上競爭力不強的問題。蒸谷米又稱半煮米,它是以稻谷為原料,經清理、浸泡、蒸煮、干燥等濕熱處理后,再按常規稻谷加工方法生產的大米制品。蒸谷米在中東、歐美、非洲等市場很受歡迎,每年的貿易量占全球大米貿易量的五分之一,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蒸谷米主要原料為早秈稻,中糧蒸谷米項目的建成,為國內銷售不暢的早秈稻找到了一條穩定的出路。項目投產后,江西米業每年需要稻谷40萬噸,生產蒸谷米近20萬噸,解決了當地6000多個自然村25萬農民的稻谷銷售難問題,帶動了江西糧食產業,使當地農民成為了最大受益者。另外,部分加工企業以粒形相似的早秈米摻人優質晚秈米之中生產配合米銷售。
⑤、隨著各級儲備糧規模的陸續到位、擴充和儲備補庫,對易于保管的新早秈稻的需求在不斷上升。
⑥、農村"退耕還林"和濟困補助糧多數用早秈稻米兌現,這也促使早秈稻米需求悄然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