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精心組織跨區機收,確保夏糧豐產豐收。各地要進一步完善機收方案。加強信息引導,搞好供需調度,保障有序流轉,切實做到“麥熟有機收、機到有活干”。組織好農業機械,搶晴天、戰陰天,全力以赴搶收,抓緊晾曬進倉。指導機手規范作業,嚴格執行收獲留茬高度和秸稈切碎長度等作業標準,配套秸稈粉碎還田機,機具轉移要及時清洗收獲機械防止病蟲傳播。切實搞好保障服務,及時組織油源,保障機收用油需求。密切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配合,及時疏導跨區機收作業機具,確保順暢安全轉移。大力推廣訂單作業、承包服務、“一條龍服務”、“套餐服務”,降低作業成本。
二是搶抓農時保季節,種足種好夏播玉米。各地要抓住時機,不違農時,組織農業機械及時搶播,做到收獲一塊、耕整一塊、播種一塊,確保夏播玉米面積落實。針對今年夏種普遍推遲的實際情況,指導農民選用適宜熟期品種,加強種子供應調劑。大力推廣耐密型玉米品種,增加玉米密度。繼續推廣旱作節水、種子包衣、測土配方施肥、良種良法配套、免耕直播、貼茬播種等實用技術,指導農民搞好多種形式的間作套種,提高播種質量,確保一播全苗。要組織好跨區機播,搶時搶墑播種,加快播種進度,確保種在適播期。
三是搶雨移栽保面積,栽插栽滿南方中稻。各地要抓住近期降雨的有利時機,指導旱區加快稻田翻耕、搶栽搶插,力爭在6月底前完成中稻栽插。及時搶栽搶插,適宜機插的秧苗應盡可能機械插秧,拋秧和人工栽插要增加栽插密度,以密補晚。對栽插任務重的地區,加強組織協調,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農機服務隊、互助幫扶隊的作用,加快栽插進度,做到滿栽滿插。對因旱不能栽插中稻和一季晚稻的田塊,及時改種補種,穩定秋糧面積。
四是科學管理促生長,著力提高單產。各地要在抓好夏收、夏種的同時,加強春播、夏播作物的田間管理。南方早稻要加強水肥調控,對缺水的稻田要千方百計灌水、保持淺水層,對長勢偏弱的田塊要及時追肥、促進分蘗成穗。已栽插的中稻要及時澆水追肥,確保苗全苗壯。黃淮海夏玉米區要及時查苗補苗,尤其對缺苗斷壟地塊要及時補苗,保證種植密度。早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促進幼苗生長,防止貪青晚熟。北方春玉米要開展中耕除草、澆水追肥等田管措施,促進正常生長發育。東北地區水稻要增施返青分蘗肥,促進早發快發,提高分蘗成穗率。加強病蟲防控,重點防控北方玉米螟、南方水稻“兩遷”害蟲等病蟲,加強監測預警,及時發布病蟲信息,適時開展應急防治,大力推進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果,減輕病蟲危害。
五是狠抓防災減災,努力減輕災害損失。各地要立足抗災奪豐收,落實責任,強化措施,全力做好農業防汛抗旱工作。強化監測預警,密切與氣象、水利等部門聯系,高度關注天氣變化,加強雨情、旱情和汛情分析會商,及時發布災害預警信息,提出有效應對措施。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進村入戶到田,強化指導服務;根據不同災種、不同區域農作物生長發育進程,制定可行的技術方案,實行分類指導,推進科學抗災。強化物資保障,搞好種子、種苗、化肥、農藥、柴油等救災物資調劑調運,加大農機投入,支持農民搞好生產自救。強化督促檢查,在汛期來臨前,對預案制訂、物資儲備、責任落實、措施到位等情況進行深入督導檢查,確保防汛抗旱各項措施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