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豆供應過剩
目前美豆豐產格局確定,南美播種順利。從往年USDA調整大豆單產情況來看,11月是對單產和產量調整的最后一個月,12月供需報告或將維持11月預估的1.077億噸不變。天氣良好,南美播種速度將趕上往年同期水平,各機構預估大豆播種面積與產量均較往年增長。若南美天氣不出現重大意外,全球大豆2014/2015年度供應過剩局面難改,美豆上方壓力重重。12月市場將把關注焦點轉移至需求變化,美豆出口數據或帶來階段性利好,但總體空頭趨勢暫無法扭轉。
油脂庫存壓力增大
根據USDA11月供需數據,2014/2015年度全球油脂(含油料折油)庫存將高達3500萬噸,同比增長9.35%;庫存消費比也高達20.34%,為2005/2006年度以來高位。其中,由于全球大豆供應過剩,全球豆油新增庫存最大。
截至12月2日,國內港口棕櫚油庫存59.60萬噸,豆油商業庫存121萬噸。菜油國家儲備充足,若有拋儲,對市場也是不小的打壓。市場預估今年大豆進口增幅較去年增長10.62%,隨著后期大豆到港量的大幅增加,國內油脂庫存壓力將繼續放大。
與此同時,油脂下游消費增長較為穩定,轉基因油并不受市場青睞,豆油表觀消費量下滑,棕櫚油保持穩定,葵花籽油、花生油、茶籽油等小品種油部分替代三大油脂消費。
船運調查機構SGS發布的報告顯示,11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為131萬噸,比上月同期減少10.5%。馬來西亞棕櫚油雖進入減產周期,但因出口不暢,庫存降低緩慢。
棕櫚油產量暫不會受到天氣影響
直到11月底,厄爾尼諾現象仍未正式形成。美國氣象局在11月初的預測認為,今年至明年春季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概率仍有58%,但可能是一次強度偏弱的厄爾尼諾現象,這意味著明年全球遭遇的天氣災害影響或不及預期。澳大利亞氣象局稱,氣候指標已經逼近厄爾尼諾閾值,氣象模型顯示明年2月出現厄爾尼諾的概率達到70%。因此,短期還不宜過分夸大厄爾尼諾題材對明年東南亞棕櫚油產量的影響。
綜上分析,全球油脂油料供應過剩,而消費難有起色。在基本面利空和原油大跌的背景下,目前油脂期價均處于歷史低位,在原油價格企穩前以及厄爾尼諾未確實形成的情況下,油脂難有大的反彈。但應注意,目前油脂處于超跌狀態,建議前期空單部分減持,無空單者不宜追空,待反彈擇機進場。長線多單需待原油企穩后再進入,并及時止盈、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