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國內的糧食供求基本平衡。在國務院一系列的政策下,我國的糧食政策繼續(xù)呈現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據,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達到了2460億斤,比上年減產了8億斤,但是仍然是歷史上第三個高產年,尤其是小麥增加了,為實現全年的目標奠定了基礎,中小麥是增產了20億斤,連續(xù)第七年增產。大米受到了自然災害的影響,單產有所減少,播種面積也下降,比上一年減少了41億斤,秋糧的產量有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播種的面積比上一年有所增長,不管是秈稻、粳稻,整個的面積有所增加,如果下半年沒有大的自然災害,秋糧有望獲得好的增收。在座都是產業(yè)界的朋友,大家都在調查,從現在來看,玉米我聽到的數字有很多,有說增產200億,有說增產300億 的,都沒有聽到說減產的,今年有望獲得增產。整個的國內的糧食產需繼續(xù)保持供求基本平衡的格局,除了大豆跟往年一樣需要進口來平衡國內,其他的糧食品種, 不管是小麥還有糧油品種都是自足甚至是有余的。今天是玉米的產業(yè)大會,不想多說其他的,主要是介紹供需平衡基本沒有發(fā)生變化。
市場的供應仍然是有保證的。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品種,近年來我國的玉米生產總體是比較穩(wěn)定的,消費需求平穩(wěn)增加,供大于需的格局沒有發(fā)生改變。國家統(tǒng)計局2009年是3600多億斤,比2008年是下降了30多億斤,根據糧食局的數據,我們是做了調查,2009年玉米的總消費量是2967億斤,比2008年增加了78億斤。因此,2009年當年產大于需,這個沒有變化。從我們的消費用途來看,2009年飼料消費是1930億斤,工業(yè)消費757億斤。兩者消費是2687億斤,占玉米消費的90.6%,比2003年的六年來來說,確實是玉米的消費增加很快,比2003年增加了3.3%個百分點。2009年的玉米在東北的旱災影響很大,國內的市場發(fā)生了變化,玉米價格上漲比較多,有人當時就誤以為國內的玉米市場的供需已經失衡。2008年我們的玉米產量達到了創(chuàng)記錄的3318億斤,所以國內的玉米就出現了整個巨大的供給壓力,2008-2009年國家是在東北地區(qū)是收購了700多 億斤的臨時收儲預備,當時的庫存儲備量很大,所以供給市場的需求沒有問題。東北的供給情況比較好,大家可能比我了解得更清楚,據專家介紹,東北地方的播種 期間的苗壯、苗齊,光照很好,雖然是洪澇災害給東北地區(qū)的玉米生長帶來了不好的影響,但是由于實現了田間管理,基本上影響不大,玉米的恢復性的增長可能性 是很大的,市場的供需是有保證的。
上半年國內的玉米上漲較快,全年的供需基本面是不支持價格大幅度上漲。今年以來,國內玉米價格經歷了上漲、回落、再上漲的過程,3-5月國內的玉米價格上漲較快,大連的玉米價格每噸大概是上漲了180元,廣東的玉米價格每噸上漲200元,5月下旬國家調控政策出臺之后,價格有所回落,6月份又開始上漲,8月份受到了期貨市場的增倉拉動,平倉價格都超過了2000元每噸,貿易商普遍的減少報價開始觀望,廣東的庫存是30-32萬噸,玉米接近了2100元,近期進口玉米集中到港,大飼料企業(yè)有批量采購的行為。糧價增長是通脹預期加劇的一種表現形式,分析近期的玉米價格上漲的原因,我認為是有幾個:
一個是成本推動。今年的融資價格基本平穩(wěn),由于受到前期的干旱低溫和近期的洪澇災害的影響,用種、用肥的量有所增多,搶種機械費用的成本增加,肯定是要推動價格上漲的。
第二,需求拉動。全球的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漸消費,飼料的生產企業(yè)和畜牧業(yè)加工企業(yè)的需求增長,六月份以來,國內的生豬產量大幅度的生活,飼料的需求大幅度的增加。雖然去年國內的供需形勢沒有發(fā)生很大的影響,但是大大的超出了預期。
第三,市場預期減產。一些機構和企業(yè)預計減產較多,也對市場運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大家都不知道是減多少,對數字的看法不太一樣。
四是市場對水分低,成份高的玉米需求較旺。今年的進口的玉米質量較差,飼料生產的企業(yè)必須要摻兌國內的玉米來生產。
五是今年的自然災害多發(fā)、重發(fā),使玉米的播種期推遲,市場普遍看漲,加工和貿易企業(yè)都增加了庫存。整個的玉米播種推遲,很多企業(yè)看不準今年的形勢,就增加了庫存。
六是玉米出口國遭受了大旱災等災害,減少了出口,導致了國際糧價迅速上漲和投機的增加。國內的資金也提高了投入現貨的價格,確實是對國內的玉米價格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關于玉米價格上漲的看法,這也是我一貫的看法,我認為玉米的價格穩(wěn)步的小幅上漲, 也是需求的推動,小幅的上漲是一個市場的主體趨勢,也是合理的。價格的微調上漲,有利于玉米生產,有利于保護農民利益,也是糧食宏觀調控的目的之一,也是 希望引導預期,使農民獲利。如果是市場大幅度的暴漲,這是不正常的,糧食市場的調控,既要防止價格大幅度的上漲,也要防止價格大幅度的下跌,保障商農。既 要調查農民的積極性,促進糧食的穩(wěn)步發(fā)展,又要保證宏觀調控目標的實現。
今年的玉米也是很有可能豐收的,所以整個的供求的基本面是不支持玉米價格大幅度上漲的。這是我講的第三點。
第四點看法,是國家加強市場調控,保障市場供應。今年以來,受自然災害、通脹預期 等因素的影響,國際的糧價確實是上升的趨勢,國家有關部門加強了市場調控,加強政策性的糧價調控的力度,三月份下旬,重點的加強了西南旱災地區(qū)的投放數 量,將東北的玉米存買的對象,保證了用糧的需要。六月中旬保證了中央糧儲的需求。成交的玉米達到了3380億 斤,其余的也在陸續(xù)的出庫。在座的企業(yè),給大家提一點建議,企業(yè)在判斷市場形勢的時候,建議大家不僅要關注近期,也要關注一下中長期,關注我們的微觀形 勢,市場的形勢也要看一下宏觀的形勢。今年上半年的東北玉米停拍了一周,停拍的原因是在修改完善交易規(guī)則,停拍的時候,糧油交易中心也做了公告,不少的企 業(yè)就聽信了市場上的很多傳言,認為玉米的供給偏低,國家沒有能力供應了,就到市場上去搶購,我們就進行了拍賣,市場的傳言就不攻自破了。各位都是產業(yè)界的 朋友,對市場的分析要有大的概念,就不會聽信這些傳言了。當前各種媒體上的信息很多,魚龍混雜,確實是難以避免,希望企業(yè)對各種的市場信息要仔細甄別,謹 慎判斷,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
經常也有企業(yè)界的朋友來問,我講玉米的情況,他們也說為什么市場還會漲那么高呢? 因為大家都這么相信傳言的話,就一起把價格抬高了,最后囤積玉米的就會受到損失。我們對東北定向銷售了玉米,飼料玉米的需求量,由于成交率比較低,市場交 易接近了飽和,八月份國家就將每周的玉米的投放量調整為80億 斤,其實就是分析了玉米的成交率低,如果是按照這樣的市場算,也相對飽和了,現在是拍綜合成交量很低,總的量就減一下。市場上馬上又有傳言,說是國家臨時 存儲玉米快要用完了,馬上就要加庫存了,其實國家的庫存是很多的。玉米的存儲量下降是真實的,但是企業(yè)的庫存增加了,市場上的供應是有保證的。而且,前一 段國家支持南方企業(yè)到東北采購玉米,南方的庫存也比較充足。所以8月26日,國家趕緊的安排了一次臨時存儲玉米的放價銷售,從最近的銷售情況來看,實際的成交率是越來越低,9月14日的成交率不到14%,價格是略有漲跌,小幅度的漲跌是正常的。說明了采取的措施都是顯著的,下一步國家繼續(xù)通過批發(fā)市場投放臨時存儲中央儲備玉米來保證儲糧的需要,嚴厲的打擊市場投機行為。這是我介紹的第四點,是國家繼續(xù)的加大調控,保證市場供應的情況。
第五點,玉米進出口數量將保持較低水平。因為國內的玉米價格高于國際市場價格,我國的玉米出口處在較低的水平。據海關的初步數據統(tǒng)計,2010年的1-7月,是出口9.25萬噸,今年我國的玉米進口數量是增加了,增加的數量是1-7月每季進口28.2萬噸,我們消費量將近3000億斤,這個是什么概念。目前很多的企業(yè)簽訂了部分的玉米進口合同,還有100多億噸左右,進口的玉米主要是用于飼料加工,總體來看進口的數量并不多,對國內的市場影響并不大。
從美國的農業(yè)部預計今年會與消費需求基本一致,美國的庫存大量的減少。俄羅斯的天 氣也導致了玉米、小麥的大幅度的減產,國際的飼料價格也同步的上漲,我國的港口的價格已經不低了,大量進口玉米的可能性不大。實際上,我們的主要的糧食品 種還要保持一定的保有量,中國只要出去采購,有一點量,國際的價格就會馬上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