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天氣好轉,小麥主產區的皖北進入收獲高峰。省農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收獲機械數量增加,特別是履帶式收割機的增多,即使是今年這種不利天氣,利用晴好間隔,也完全可以搶收完畢。數據顯示,6月4日,全省一天就收割小麥507萬畝。專家指出,隨著耕種收農業機械化水平的突飛猛進,烘干已成為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中最為薄弱的環節。
“糧食烘干機缺口大,主要原因在土地和資金。 ”
——加強補貼和用地政策支持,以新型經營主體為依托,合理布局烘干能力
省農委種植業局副局長黃秋云表示,過去一家一戶種植,現在大戶種植幾百至數千畝,規模經營比重提升,農作物烘干問題日益突出。即使沒有陰雨天,大戶無處晾曬的問題也是越來越嚴重。 “烘干環節直接影響糧食品質,成為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的重要一環。
據了解,由于水稻烘干需求更強烈,因此我省沿江江南稻區烘干設備發展較快,而皖北麥區相對較慢,擁有烘干設備的種糧大戶極少。不過這種情況正在改變。 “近年來,皖北玉米和小麥烘干設備增長比較快,應著力引導發展。 ”黃秋云說。
王傳明表示,霍邱縣近年來烘干設備呈爆炸式增長,今年1月至今裝了110臺烘干機,如果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充足,估計能裝300臺。此外,烘干社會化服務業也在萌芽。 “如果能進行有針對性地扶持,烘干機肯定能大發展。 ”王傳明說。
“烘干機缺口大,主要原因在土地和資金。 ”六安市農機局局長辛華表示,尤其是拿不到烘干廠房建設用地,這個難題需要相關部門聯合解決。此外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不足,也導致有購買意向的農戶處于觀望狀態。
“當然知道烘干設備重要,但費用太高不劃算。 ”靈璧縣種糧大戶程仁嶺告訴記者,這幾年糧食價格不好,如果沒有補貼扶持,買烘干機不劃算。據省農機局計財處處長盛海介紹,目前烘干設備雖然已納入購機補貼目錄,但資金有限,不能敞開補貼。
記者了解到,江蘇等省份拿出資金對烘干設備疊加補貼,提高了補貼率,效果不錯。在蕪湖,市財政拿出一定資金對烘干設備進行敞開補貼,調動了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積極性。裕安區烘干機擁有量在全省處于較高水平,這主要也得益于省財政的項目扶持。
據了解,2013年,我省對裕安區等兩個縣區給予1000萬元資金,專用于扶持糧食烘干設備發展。 “在裕安區,流轉土地20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就可獲得扶持。 ”裕安區農機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每戶40萬元左右資金,建烘干庫,買機具,并撥給烘干庫建設用地,“等于每戶自己不用花錢即可得一個烘干庫”。在此政策刺激下,裕安區當年就增加30余臺烘干機,目前全區糧食烘干比例在一半以上。
省農委種植業局局長牛運生表示,從實際情況看,發展烘干設備應以大戶、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為主,重點發展中小設備,立足于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為周邊農戶服務。同時要科學測算烘干需求,做好合理布局,防止一哄而上造成機械過剩。
糧食烘干機_糧食烘干設備價格_糧食烘干塔_糧食烘干塔多少錢_糧食烘干機多少錢_糧食烘干機械_糧食烘干機廠家_環球糧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