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出全球完整的糧食信息化集成系統;
發明了國內第一臺模塊化焊接機器人;
發明了全球領先的旋流低溫糧食烘干機及成套設備;
智能一體化出入庫終端設備獲第十四屆中國國際糧油產品及設備技術展示交易會金獎;
高效環保糧食清理篩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湖北葉威糧油機械集團獲中國技術市場金橋獎先進集體;
……
從過去一個普通的民營機械小廠,到今天的中國糧油倉儲機械行業的引領者,30年來,葉威集團憑借著技術創新、自主研發,走出了一條科技創新跨越發展之路,成為了國內糧食科技、糧食設施、糧食信息化行業的領軍企業。
機遇,垂青有準備的頭腦
“要想讓企業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只有走自主科技創新之路。”葉威集團董事長葉維林說。
這位當年在荊門市沖壓件廠擔任技術員時就愛學習鉆研機械加工制造技能的車間主任,1988年開始自主創業,創辦了葉威集團的前身——一個七八個人的小作坊。那時起,葉維林就將自主科技創新確定為企業的發展方向,從研制粉碎機錘片開始起步。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2003年,我市承擔了“十一五”國家支撐計劃——糧食豐產科技工程“農戶儲糧小型糧倉”的研發及示范點建設項目。市糧食局經多方考察,將此項目的研發和實施交給了葉威集團。
面對機遇,葉威集團迎難而上,自籌資金100多萬元用于研發生產農戶儲糧小型糧倉。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該項目通過國家、省專家組評審,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從此,科技創新在葉威集團一發而不可收,路子越走越寬廣。
2005年,葉威集團研發出大容量、高效環保除塵清理篩,成為糧機市場的寵兒,破解了糧食收購入庫雜質清理這一業內難題。2009年5月,葉威集團又研發出了機械化糧食周轉儲存倉,為“國家‘十二五’農戶科學儲糧專項”提供了現成的產品。
此后,遙控轉向冀輪扒谷機、萬向伸縮輸送機、液壓升降伸縮轉向裝倉機、移動式液壓升降補倉機等一系列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糧食機械行業高端新產品先后問世并投放市場,給葉威集團帶來了滾滾財源。
創新路上永不停步
近年來,面對互聯網對產業發展帶來的新挑戰,從2010年開始,葉威集團開始著手開發研制“物聯網糧油倉儲集成系統”,并取得了多項發明專利。該系統成為我國第一套完整的倉儲物聯網集成系統,是國家糧食倉儲業的又一重大技術突破。
“物聯網的推廣和應用,對加快我國糧食倉儲管理信息化的應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葉維林表示,葉威集團將用1至2年時間為糧食行政主管部門和大型糧油倉儲企業服務,建設一批局域網和廣域網絡的聯網應急保障運用系統;用3至5年時間,完善智能倉儲數據庫,搭建統一的電子糧食政務、電子糧食商務、遠程監管、糧食物流等平臺,為糧食流通事業新發展奠定技術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世情、國情、農情出發,對中國特色糧食安全道路做出了深刻闡釋,提出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
葉威集團順勢而為,不斷鉆研創新,形成了一套由“糧庫智能倉儲信息化系統”“清理篩”“高效環保低溫干燥機”“超低溫儲糧倉”“綿柔鈦合金抗碎整碾米機”等節點組成的集成創新體系,并創造性地提出了糧食行業“20+7合1”理論。
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在集成創新體系建設的指引下,葉威集團啟動了葉綠素大米項目。通過清理、環保低溫干燥、低溫儲藏、綿柔鈦合金米機等技術突破,大米中的葉綠素能夠被完好地保留下來。
“葉綠素不僅對人體健康有益,用含有葉綠素的大米蒸煮的米飯還散發著濃郁的清香,口感極佳。葉威集團生產的這種鮮肴大米每千克的葉綠素含量在3毫克以上。”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楊廣笑解釋。
“下一步,我們要將葉威牌葉綠素·鮮肴大米打造成國內甚至國際品牌。”談起公司葉綠素大米項目未來的藍圖規劃,董事長葉維林信心滿滿。
立足創新,打造一流團隊
“要想在國內領軍糧食行業,必須有一流的科研團隊。”為傾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研發團隊,葉威集團積極與國內著名高校聯合,先后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河南工業大學、國家糧食科學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以“校(院)企合作”的方式提升公司新產品的研發和試制能力。
作為公司的拳頭產品之一,“移動式糧食清理中心”采用最先進的二元沉降系統和絞籠閉收系統,30項專利技術徹底解決了進料口絞籠出口的揚塵,并進一步提升清雜效果降低勞動強度,減少糧食損失,多項技術指標填補了國內空白。該產品銷售輻射全國。
在生產葉綠素·鮮肴大米的過程中,為了讓大米保留更多的葉綠素,并提高整米率,公司不斷研制創新,發明了葉威308綿柔鈦合金米機。該米機的米磙5年內只需更換一次,鋼篩1年內更換一次,比普通米機的使用時間延長20至100倍。
近年來,葉威集團把核心技術的研發作為糧食倉儲設施行業跨越升級的突破口,每年都拿出銷售收入的20%用于技術研發,以提升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如今,公司申請的專利和已獲批的專利有300余項,其中包含軟件著作權30余項。
7大模塊
一、糧食信息化追溯
糧食信息化追溯是對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信息實現全程可追溯。
葉威集團著手開發研制的“物聯網糧油倉儲集成系統”,是我國第一套完整的倉儲物聯網集成系統,是國家糧食倉儲業的重大技術突破,2013年5月,該系統建成試用;2014年,獲湖北省優秀軟件稱號;2016年12月,在全國率先獲得了糧庫信息系統、省級監管平臺終審驗收合格,并且為國家糧食信息化的制定提供了多項標準。
二、藍天保衛戰
項目通過對卸糧機、清理機、干燥機、輸送機、糧倉入口等環節20個除塵節點進行優化創新,將卸糧入倉過程中的灰塵全部收集處理,目前項目研發已完成,共申請相關專利23項,將陸續在糧庫中進行示范推廣,進一步改善糧庫作業環境,為保衛祖國藍天貢獻力量。
三、糧食清理中心
“葉威”牌自動行走糧食清理中心、移動糧食清理中心和移動式環保清理篩是按照國家糧食收儲標準和用戶的需求最新研發的第三代新產品。該設備的沉降系統由旋流式多管除塵器、二元沉降系統和絞籠閉風收集系統組成,分離效果好,回收徹底,自動化程度高,環保節能。
四、環保低溫干燥機
2016年,葉威集團的新型糧食干燥機達標問世,其干燥溫度可控制在48℃至66℃,同時,還可實現4小時內殺死鐮刀病毒保證糧食質量的目標。環保低溫干燥機的發明,打破了近百年來歐美、日本認為“難題不可解決”的神話,補齊了“糧食安全生產”鏈條上的一塊短板。
五、超低溫儲糧倉
葉威集團研制的超低溫儲糧倉可以完全實現密封,在冬季最冷時可在倉內交換冷空氣形成冷心,采用地下水內循環的模式。隨著季節溫度變化釋放冷心,并補用地下水及空調保鮮,讓糧蟲在15℃內處于休眠狀態,不產卵,也不需殺蟲,降低藥物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從而實現綠色、超低溫、安全儲糧。
六、綿柔鈦合金抗碎整碾米機加工
在傳統的糧食加工工藝中,因受設備所限,50%以上的營養成分廢棄為了飼料原料。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葉威集團研制出了綿柔鈦合金抗碎整碾米機,有效解決了整輥、耐磨問題,整米率提高20%,通過減少流程、適度加工,讓更多的營養成分在加工過程中被保留下來。
七、葉綠素鮮肴大米
2017年,葉威集團啟動葉綠素大米項目,通過清理機、低溫高效環保干燥機、低溫儲藏倉、綿柔鈦合金抗碎整碾米機等技術突破,生產出了保留葉綠素的鮮肴大米。通過葉威集團這一套高品質糧的生產流程和相關環節,該品種大米的葉綠素含量達到3mg/kg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