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多的精心籌備,由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日本佐竹公司、吉林吉農水稻高新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共建的“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優質粳稻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于2018年12月12日掛牌成立,并召開了首屆優質粳稻產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優質粳稻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的成立受到了相關各方面的高度關注,吉林省李悅副省長攜省發改委、財政廳、農業廳、糧食局等各部門的主管領導出席會議,并做重要講話,同時表達了對研究中心成立的祝賀和期待。
本次活動旨在搭建優質粳稻國際合作研究與交流平臺,開展優質粳稻全產業鏈技術研發和示范推廣,為吉林大米品牌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在研討會上,陳溫福院士(沈陽農業大學)、松江教授(九州大學)、河野博士(日本佐竹)、徐正煥博士(首爾大學)等來自中日韓的專家們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騰飛,消費者對稻米的需求已由“量的確保”轉為“對質的追求”。為了提供優質美味的大米,就必須從源頭抓起,打通育種、栽培、收獲、加工、煮飯等從田間到餐桌的各個環節,并建立和完善覆蓋全產業鏈的食味評價標準與質量管控體系。
吉林省是中國優質粳稻的主產區,吉林省農科院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優質粳稻的品質遺傳改良及配套栽培技術的研究。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吳興宏院長積極謀求國際合作,經過兩年的接洽,于11月7日在佐竹公司廣島總部,吉林省農科院與佐竹簽署了科技合作協議,優質粳稻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的成立可謂“因運而生、恰逢其時”。在會議中吳院長表示“要集國際稻米專家之智慧,促進產業創新與發展,以助推‘吉林大米’香飄萬里”。
會后,佐竹機械(蘇州)公司總經理陳克菲表示:“蘇州公司今年迎來了開業二十周年紀念,在此期間,無論是我們身處的行業還是整個社會都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行業間、企業間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往昔的商業邏輯已無法適應現今的時代,所以蘇州公司也面臨著戰略轉型。要依托集團公司的綜合技術能力,加大對外合作,立足于加工這一個產業鏈的中間環節,同時向前端的育種栽培環節和后端的主食加工環節延伸,以優質美味、質量可控為主線打通全產業鏈,在國內真正實現從糧機生產商向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打造大米行業的商業生態系統,實現參與各方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