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牽頭實施的農業農村部“糧經輪作模式關鍵技術優化提升與集成示范”項目啟動會在海口召開。來自海南、桂西南、滇西南等地的數十位專家參會,共同研討糧經輪作方略和地區產業發展,為穩定國家糧食生產安全、增加農民收入、助力扶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問診把脈。
據了解,我國熱區涉及403個縣(市、區),少數民族36個,農業人口1.3億,其中,國家級貧困縣超過200個,貧困人口3800萬人,是脫貧攻堅的重點區域。該地區光熱資源豐富,生態多樣化,作物復種指數較高,發展冬季農業具有得天獨厚條件。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揮熱帶地區氣候優勢,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打造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發展特色產業,一定要科學,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實際”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組織專家對海南、廣西和云南等省(區)進行了深入調研,各地實施糧經輪作初顯成效,前景良好。發展糧經輪作,有利于熱區穩糧增收,促進農民脫貧致富,提高農民種田積極性,促進農村社會穩定;有利于減少農藥和肥料使用,促進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維護良好的農田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
該項目負責人、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楊衍介紹,該項目在海南(三亞市)、桂西南(百色市)、滇西南(德宏州)等地構建以稻-菜輪作為主的糧經輪作示范區,圍繞糧經輪作高效種植模式調研篩選與提升、糧經輪作配套品種資源調查篩選與布局、糧經輪作施肥管理與綠色防控技術集成優化開展系統深入調研,通過系統試驗與集成示范,攻克限制糧經輪作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形成可復制、易推廣的高效糧經輪作技術。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品種資源所黨委書記王家保認為,糧經輪作實現了“藏糧于地、藏錢于技”的綠色發展理念,但其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面臨產業結構欠合理、生產方式不適應、科技創新滯后、資源利用強度過大、生產環境惡化等挑戰,有待優化轉型升級。推動糧經輪作產業優化研究,有助于推動熱區農業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保障熱區社會穩定、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提供科技支撐。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www.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