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三亞)國際水稻論壇暨首屆國際稻米博覽會將于4月11-13日在三亞舉行,來自中國、美國、法國、日本、馬來西亞、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澳大利亞、朝鮮等國家官員、頂尖水稻專家、行業人士及國際水稻所等國際組織代表匯聚三亞,并于12日齊聚三亞水稻國家公園“看稻”a,參觀包括一帶一路國家種植的五百多品種水稻。
第三屆中國(三亞)國際水稻論壇以“稻路引領,傳承創新”為主題,集稻種稻米論壇、科研、種植、加工、商貿、工藝、文化為一體,展示水稻上下游產業鏈的最新科技成果,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讓中國水稻科學發展成果世界共享。
“三亞看稻”是中國(三亞)國際水稻論壇的重要部分,每年有來自全球的500多個水稻新品種(組合)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進行集中種植展示,多個農業新技術作為配套展示。今年首次增設“一帶一路”國家品種田間展示,展示來自東南亞的緬甸、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以及南亞的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的主要推廣品種或中國“走出去”的品種31個,其中還包括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一帶一路”國家“走出去”的兩個品種。
從2017年開始,論壇每年4月在三亞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連續三屆擔任論壇主席。
三亞水稻國家公園踐行鄉村振興、農旅融合戰略,依托農業生態、稻作文化與南繁科學,實施農業+科學+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建設中國“南繁硅谷”的展示窗口,連續三年與三亞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合作種植高達500多種的水稻品種,嘗試著將農業文化、農業科技、農業產品、農業科普教育、農業娛樂等融為一體,形成一種新型的可長期發展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態,為國際自貿港建設、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力量。本次水稻國家公園作為活動承辦單位之一,以低調有內涵的方式呈現出高規格的國際水稻論壇和國際優質稻米博覽會活動現場,結合水稻論壇《水稻新品種新技術展示》主題融入觀稻、品稻、評稻、論稻、稻文化體驗等五大版塊,深化、升華水稻國家公園“南繁硅谷展示窗口”品牌。
在論壇期間,三亞水稻國家公園除了接待專家們的到訪,同時也正常為游客開放營業,屆時前來游玩的市民游客,有可能幸遇包括袁隆平等世界級的科學家“明星”們!
第三屆中國(三亞)國際水稻論壇暨首屆國際稻米博覽會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海南省科學技術廳、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海南省南繁管理局、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大米分會、國家稻米精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三亞水稻國家公園承辦。